新年伊始,人民日报发布评论文章《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》,标题引用总书记的话,深刻阐述了能源作为“工业的粮食”,“国民经济的命脉”,对社会和经济的长期、稳定发展的重要性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,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,对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成为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,凭借其安全可靠、绿色低碳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是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,一跃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入局的新兴行业。早在去年,中石化就已经入股光伏胶膜公司,进军光伏材料领域;继而燃气巨头中国燃气进军分布式光伏、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、户用光伏等领域….
上述种种无不证明了可再生能源,尤其是光伏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现状如何?用数据来说话!
2021年12月17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1-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。结果显示,截至2021年11月底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.2亿千瓦,同比增长9.0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.9亿千瓦,同比增长24.1%。
此外,2021年前11个月,国内光伏发电量达300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4.3%,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。
*数据来源:国家能源局
前景如何?用事实来说话!
这种“零碳”能源的装机规模稳步扩大,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实现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尤其是2021年的平价政策之下,户用市场得到快速发展。光伏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最便宜的能源,加之其安装简便,可供安装区域大,逐渐进入市场化阶段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在此背景之下,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:大型光伏基地项目有序开工,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进……不久前,国务院印发的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提出:“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”“到2030年,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”。无不是在积极响应我国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,大力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。
巴鲁夫,引领光伏设备自动化生产
当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主流之一,光伏电池片的需求则随之增长,因而对于电池片生产企业而言,高效生产则成为重中之重。现如今,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愈发成熟,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。
那么,在这整个自动化的流程中,巴鲁夫又能够做什么呢?
巴鲁夫的RFID能够实现太阳能电池片的高效分类,其分布性强、防护等级高、易于安装维护、性能稳定等特点,堪称电池片的“分选大师”;其IO-Link解决方案,能够对光伏电池片各生产环节进行监测、维护和识别,提高生产率,减少维修成本。